科室介绍

科室简介

十堰市太和医院睡眠心身医学中心位于太和医院东院区(康复院区)9楼,开放床位30张中心涵盖睡眠医学、心身医学、临床心理、中医心理、神志病学及精神医学等学科,融临床、科研、教学、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市级重点专科。下设睡眠心身医学专家门诊、普通门诊、睡眠障碍护理门诊、心理治疗专科门诊及标准化睡眠监测中心。成立睡眠觉醒、心身疾病、情绪障碍、儿童青少年睡眠心身四个亚专科。


睡眠心身医学中心现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9,初级职称7人;博士1人,硕士7睡眠监测师3人,心理治疗师7人,精神科专科护士3人、作业治疗师1人;湖北医药学院特聘教授2人,人才结构合理。中心拥有5台多导睡眠监测仪、5台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压力滴定系统、多参数心理睡眠测评系统、身心减压系统、重复经颅磁刺激仪、失眠治疗仪、直流电治疗仪、睡眠认知行为治疗仪、团体生物反馈治疗仪等一大批标准化高新设备。承担数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任务。


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睡眠障碍及精神心理疾病、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神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慢性疼痛合并的睡眠、心身疾病。业务范围:(1)失眠障碍慢性失眠障碍、短期失眠障碍、特殊人群失眠症等。(2)睡眠呼吸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鼾症、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相关的低通气综合征、睡眠相关低氧血症等。(3)精神心理疾病相关的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强迫障碍、恐怖症、创伤及应激障碍、分离转换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合并的睡眠及情绪障碍、神经性厌食与贪食、戒断综合征、厌学症、游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4)中枢性睡眠增多发作性睡病、特发性睡眠增多、Kleine-Levin综合征、疾病相关过度思睡、药物或物质滥用所致过度思睡等。(5)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时差变化睡眠障碍、倒班工作睡眠觉醒障碍等。(6)异态睡眠非快速眼球运动异态睡眠(行症、睡惊症、意识模糊性觉醒)、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相关异态睡眠(梦魇障碍、睡瘫症、快速眼动睡眠行为紊乱)、头部爆炸声综合征、睡眠相关性幻觉、遗尿症等。(7)睡眠相关性运动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睡眠相关性腿痉挛、睡眠相关性磨牙、睡眠相关节律性运动障碍等。(8)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睡眠障碍卒中相关睡眠障碍、睡眠相关性癫痫、痴呆相关性睡眠障碍、帕金森病相关性睡眠障碍、睡眠相关性头痛等。(9)其他系统疾病相关的睡眠障碍注意力缺陷与多动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疼痛或慢性疾病伴随的睡眠心身障碍等。

                                         

Sleep and Psychosomatic Medicine Center of Taihe Hospital

The Sleep and Psychosomatic Medicine Center of Taihe Hospital, Shiyan City, is located on the 9th floor of the East Campus (Rehabilitation Campus) of Taihe Hospital and has 30 open beds. The center encompasses disciplines such as sleep medicine, psychosomatic medicine, clinical psychology, traditional Chinese psychology, psychopathology, and psychiatry. It integrates clinical services, research, teaching, and health management, making it a key municipal specialty. It includes an outpatient clinic for sleep and psychosomatic medicine experts, a general outpatient clinic, a sleep disorder nursing clinic, a specialize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clinic, and a standardized sleep monitoring center. The center has established four subspecialties: sleep-wake disorders, psychosomatic diseases, emotional disorders, and sleep and psychosomatic medicin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center has a well-structured team consisting of 4 senior professionals, 9 intermediate professionals, and 7 junior professionals; 1 doctor and 7 masters; 3 sleep monitoring technicians, 7 psychological therapists, 3 psychiatric nurses, and 1 occupational therapist. It also includes 2 specially appointed professors from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The center is equipped with 5 polysomnography devices, 5 portable sleep monitors, pressure titration systems, multi-parameter psychological sleep assessment systems, stress relief systems,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devices, insomnia treatment devices,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devices,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devices for sleep, and group biofeedback therapy devices, among other advanced standardized equipment. The center undertakes several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research projects.

The main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he center include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treating various sleep disorders and psychiatric diseases, psychological diseas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eurological diseases,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and sleep and psychosomatic diseases combined with chronic pain. The business scope includes:

1. Insomnia Disorders: 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short-term insomnia disorder, insomnia in special populations, etc.

2. Sleep Breathing Disorders: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snoring, 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 sleep-related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sleep-related hypoxemia, etc.

3. Sleep Disorders Related to 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Diseases: Anxiety disorders, depressive disorders, bipolar disorde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phobias, trauma and stress-related disorders, dissociative conversion disorder, 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 sleep and emotional disorders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diseas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eating disorders (anorexia and bulimia), withdrawal syndrome, school refusal, gaming disorder, schizophrenia, etc.

4. Central Hypersomnolence: Narcolepsy, idiopathic hypersomnia, Kleine-Levin syndrome, disease-related excessive sleepiness, excessive sleepiness due to drug or substance abuse, etc.

5. Circadian Rhythm Sleep Disorders: Sleep-wake cycle disorders, jet lag, shift work sleep disorder, etc.

6. Parasomnias: Non-rapid eye movement (NREM) parasomnias (sleepwalking, night terrors, confusional arousals), rapid eye movement (REM) sleep-related parasomnias (nightmares, sleep paralysis,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exploding head syndrome, sleep-related hallucinations, enuresis, etc.

7. Sleep-Related Movement Disorders: Restless legs syndrome, periodic limb movement disorder, sleep-related leg cramps, sleep-related bruxism, sleep-related rhythmic movement disorder, etc.

8. Sleep Disorders Related to Neurological Diseases: Stroke-related sleep disorders, sleep-related epilepsy, dementia-related sleep disorders, Parkinson's disease-related sleep disorders, sleep-related headaches, etc.

9. Sleep Disorders Related to Other Systemic Diseases: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functional dyspepsia, gastrointestinal neurosis, cardiac neurosis, menopausal syndrome, sleep and psychosomatic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pain or chronic diseases, etc.



医师团队

+更多

专科技术

                                                            中医特色治疗

电针疗法:电针法是电针治疗仪基于传统中医理论,用电针给予人体穴位刺激,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电针结合了针灸和微电的治疗,其机理是电刺激脉冲可以破坏膜极化状态,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通过电极微弱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模拟针灸刺激的效果。根据中医证候分型的基础,配合电针治疗,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可以连续进行一周治疗。

敷贴疗法:人体表面分布有几百个穴位,通过经络与体内的脏腑相通,选择中药敷贴相应穴位,可以调整内在脏腑功能状态,扶正祛邪,协调阴阳,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耳穴疗法:将中药成分按压于相应穴位,如神门区、心区、肝、胆、脾、胃、肾等。每日按摩数次,有酸胀感即可。达到补养心脾,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痛、无创、安全的神经生理技术,它利用时变磁场使大脑皮层产生感应电流,通过改变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进而对刺激区域及相关区域产生生物学效应。以固定频率和强度连续作用某一脑区的经颅磁刺激,称之为重复经颅磁刺激,其作用目的就是改变大脑局部皮层的兴奋性水平。

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关键参数包括刺激频率、刺激强度、刺激时间、脉冲数量、间歇时间等。根据疾病的种类和患者的个体差异,组合成多种不同的刺激模式。可以针对性的治疗抑郁症、情感障碍、精神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认知记忆障碍、物质依赖、癫痫等疾病。

对于睡眠障碍而言可以增加慢波睡眠的幅度,加深睡眠的深度,增强记忆,促进快动眼睡眠,有助于机体恢复,同时降低睡眠障碍的复发率。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指的是用现代的医学仪器,通过人体内生理或病理的信息进行自身的反馈,患者经特殊的训练后,产生有意识“意念”的控制及心理训练,达到治疗疾病的过程和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新型心理疗法。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是通过通信工程技术手段,把脑电信息反馈给受试者,通过训练的方式,选择性地对某一频段的脑电波进行强化,调节脑电活动,达到治疗的作用。常用于神经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睡眠障碍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用特定频率的声、光刺激,通过听觉和视觉诱发受试者大脑皮质脑电活动,通过改变觉醒和睡眠脑皮质的局部活动,抑制和加强特定的脑电节律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失眠相关的脑电活动是特征性的,通过生物反馈的训练可使患者控制他们的脑电活动。研究证实声光刺激在4-8Hz可产生睡意和深度放松,对睡眠有显著改善作用。最终能进行性的使脑波到1-3Hz的范围,加强睡眠维持作用。因此目前临床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失眠患者,采用8-13Hz的闪光刺激诱发和加强a脑波,使人处于松弛状态;用4-7Hz的闪光诱发和加强θ脑电波,通过对失眠患者进行θ波反馈训练可增加这种脑电波,使之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心理治疗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包括睡眠卫生宣教,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放松训练,矛盾意向,综合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揭示,对于长期失眠的患者,CBTI与药物疗法的短期疗效相当;从长期来看,CBTI的疗效优于药物疗法。CBTI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标准的CBTI、简易行为学疗法、阶梯式CBTI、通过网络进行CBTI,这些形式使CBTI更快捷和灵活,而核心理念和内容没有改变。

团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是指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是针对需要长期性、人格改变的临床服务,通常在一个较正式组成且保护的团体中进行。在治疗期间,团体成员就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观察和分析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以改善。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精神分析是以心理动力的即发展的、变化的、有内在联系的观点看待心理,同时把运动,能量,特别是冲突视为心理生活的本质。主要通过两个治疗过程:理解患者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认知和情感模式(防御机制);理解患者在医患关系中再次体验到的其在儿童时期与某位重要人物的冲突性关系(移情)。最终实现解决重要冲突、完善人格结构、促进心理发展的目的。

支持性心理治疗:是一种短期、基础性的心理治疗模式。治疗师借助心理技术,培养患者健康的防御机制,提高其应对困难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减轻痛苦,促进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发展。

主客观分析疗法:通过结合唯物辩证法、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将人的心理现象分为主观心理现象和客观心理现象,强调对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心理现象要了解,接纳并善用,对主观心理现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际心理治疗:强调症状与当下人际背景的关联性,把治疗的焦点放在患者人际功能的1-2个问题领域,目标是促使患者对当前社会角色的掌控和人际情境的适应,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社会功能的目的。

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以后现代主义哲学为基础构建的心理治疗,包括叙事治疗、焦点解决治疗。

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治疗技术,是以系统观念来理解和干预家庭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目的是改变家庭内部失调的相互作用模式。

森田疗法:以传统文化、道家学说为基础创建的、专门针对神经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身心放松治疗系统

焦虑、情感障碍和失眠常常伴有担忧、紧张、警觉等情绪,而这些情绪又会反过来导致难以入睡、夜间频繁觉醒以及病程的迁延。放松治疗可以缓解上述因素带来的不良效应,其目的是逐步降低紧张和过分的警觉性,从而提高睡眠效率,缓解病情。尤其适合于伴有夜间频繁觉醒的患者。包括以下结构。

语音催眠:语音催眠可以增加患者放松的深度,并通过放松和想象的方法减少与焦虑的先占观念有关的过度担忧以及交感神经兴奋。

体感音乐:体感音乐技术是将音乐中16Hz -150Hz低频部分电信号分拣出来另外经过增幅器放大,通过换能器转换成物理振动,做用于人体传导感知,特别能够真实再现20-50Hz的频率范围音乐的技术。这种节奏近乎于l/f2的振动,形成使人安全舒适感的要素,同时局部的振动也能促进组织的血液循环。

磁疗法:磁疗可以充分改善脑部、颈肩部微循环,对头痛、头晕、疼痛、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有辅助治疗作用。增加脑部的血流量,使脑神经处于有序活动状态,提高记忆力。

渐进放松:渐进式放松训练是一种逐渐的、有序、系统的放松训练方法,可以逐步消除人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紧张状态,常作为治疗心理疾患的辅助手段

脑波诱导:诱导大脑产生与放松睡眠信号同步的脑电波,从而达到减轻焦虑紧张、生理心理放松、提高注意力、记忆力、控制疼痛等目的。常通过声光脑波诱导技术实现,声光节律是形式,脑波同步是目的。而同步包括脑波对声光节律的同步、左右大脑的同步。


顶核电刺激疗法

顶核电刺激疗法是一种安全、非倾入性、非药物、通过对大脑轻度电刺激治疗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和失眠的方法。其作用原理是采用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直接调理大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系统,产生镇静性的内源性脑啡肽,从而有效控制紧张、烦躁、焦虑,改善睡眠。

国内外研究证实电刺激疗法可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改善睡眠质量。


失眠治疗仪

失眠治疗仪是一种安全、非倾入性、非药物、通过对丘脑电刺激治疗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和失眠的方法。其作用原理是采用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直接调理大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系统,产生镇静性的内源性脑啡肽,从而有效控制紧张、烦躁、焦虑,改善睡眠。

治疗方式:通过耳后乳突位电刺激人体大脑调节中枢部位,参与睡眠-觉醒节律的主动调节,恢复紊乱的睡眠系统,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深睡眠,达到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等的作用。


1、提倡“失眠绿色疗法”,为患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有效治疗方法,“失眠绿色疗法”指采用集中医、针灸、心理、药物、物理等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摆脱单一的西药治疗模式。

2、对各种睡眠障碍采用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中西医结合、药物与心理、物理治疗结合进行全方位的诊治,解除患者心理与身体的痛苦。

3、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隐私权,充分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合理要求,医患互相协作,为病人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治疗环境。

4、诊治技术力量强大: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7人;博士1人,硕士7人;睡眠监测师3人,心理治疗师7人,精神科专科护士3人、作业治疗师1人;湖北医药学院特聘教授2人,人才结构合理。

5、诊治设备先进: 中心拥有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心理睡眠测评系统、身心减压系统、经颅磁刺激仪、直流电治疗仪、睡眠认知行为治疗仪、团体生物反馈治疗仪等一大批标准化高新设备,大大提高了睡眠障碍的诊疗水平,为广大睡眠障碍的患者提供全面、先进的诊治。

6、 治疗综合化:

(1)中西结合的药物治疗:采用针对睡眠障碍、心理精神障碍的中药方剂及中成药。西药采用新型的抗精神药、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催眠药及其他药物。

(2)心理治疗:中医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和睡眠心理量表监测等。

(3)物理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直流电治疗、失眠治疗仪治疗、团体生物反馈治疗、脑电循环治疗、针灸、中医适宜技术等。

7、 护理现状和特色:

(1)优质良好的住院环境,房间为特需病房(单间)、双人间或三人间,内设有电视机、空调、卫生间,安静整洁、舒适方便;病房有娱乐室、健康教育室,备有乒乓球、羽毛球、书刊、扑克、棋类等娱乐器材;让病人感觉这是一个休养的环境,能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顾虑和抵触情绪,促进其与人群的接触和情感交流,对患者的康复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2)实行家庭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有家属陪护,有利于家属对心理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可减轻家属的担忧和顾虑,增强患者及家属治病的信心。让患者和家人的亲情不中断,使患者在亲人的关怀下安心治疗,诊治更趋于人性化。


(1)失眠障碍:慢性失眠障碍、短期失眠障碍、特殊人群失眠症等。

(2)睡眠呼吸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原发性鼾症、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相关的低通气综合征、睡眠相关低氧血症等。

(3)精神心理疾病相关的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心境障碍、强迫障碍、恐怖症、创伤及应激障碍、分离转换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合并的睡眠及情绪障碍、神经性厌食与贪食、戒断综合征、厌学症、游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4)中枢性睡眠增多:发作性睡病、特发性睡眠增多、Kleine-Levin综合征、疾病相关过度思睡、药物或物质滥用所致过度思睡、睡眠不足综合征等。

(5)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时差变化睡眠障碍、倒班工作睡眠觉醒障碍等。

(6)异态睡眠: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相关异态睡眠(睡行症、睡惊症、意识模糊性觉醒、睡眠相关性进食障碍)、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相关睡眠障碍(梦魇障碍、睡瘫症、睡眠期行为紊乱)、头部爆炸声综合征、睡眠相关性幻觉、遗尿症等。

(7)睡眠相关性运动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睡眠相关性腿痉挛、睡眠相关性磨牙、睡眠相关节律性运动障碍、入睡期脊髓固有肌阵挛等。

(8)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睡眠障碍:卒中相关睡眠障碍、睡眠相关性癫痫、痴呆相关性睡眠障碍、帕金森病相关性睡眠障碍、睡眠相关性头痛等。

(9)其他系统疾病相关的睡眠障碍:注意力缺陷与多动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疼痛或慢性疾病伴随的睡眠心身障碍等。

PSG是进行睡眠医学研究和睡眠疾病诊断的基本技术,是评价睡眠相关病理生理和睡眠结构的标准方法,是判断清醒或睡眠的客观性检查。PSG常规报告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入睡后清醒时间、睡眠觉醒指数、睡眠效率、各睡眠期时间所占百分比,还报告睡眠期间发生的呼吸事件、氧减事件、觉醒事件、心脏事件和运动事件。这些参数可以客观地反映睡眠的完整性,正确的区分失眠障碍和睡眠感知异常。

怀疑合并其他睡眠疾病如睡眠呼吸障碍或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的失眠者应该进行PSG评价以确定诊断,治疗后还应复查PSG以评估疗效;未确定诊断,或者治疗无效,或者伴暴力及伤害行为的失眠应该进行PSG评价以确定诊断。抑郁相关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纤维肌痛等疾病的鉴别,可以进行PSG评价。

多次睡眠潜伏试验(MSLT

MSLT是客观测定入睡倾向和出现睡眠起始快速眼动期(SOREMP)可能性的检查,是临床和科研中评价嗜睡程度最常用的方法。用于可疑发作性睡病或可以特发性睡眠过度的确诊。MSLT常规报告每次小睡时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每次小睡的睡眠潜伏时间、MSLT的平均睡眠潜伏时间和SOREMP次数。

为明确诊断,合并白天嗜睡或猝倒的失眠患者应该进行MSLT的评价,治疗后还应复查PSG以评估疗效。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包括睡眠卫生宣教,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放松训练,矛盾意向,综合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揭示,对于长期失眠的患者,CBTI与药物疗法的短期疗效相当;从长期来看,CBTI的疗效优于药物疗法。CBTI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标准的CBTI、简易行为学疗法、阶梯式CBTI、通过网络进行CBTI,这些形式使CBTI更快捷和灵活,而核心理念和内容没有改变。

团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是指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是针对需要长期性、人格改变的临床服务,通常在一个较正式组成且保护的团体中进行。在治疗期间,团体成员就大家所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观察和分析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情感体验和人际关系,从而使自己的行为得以改善。

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精神分析是以心理动力的即发展的、变化的、有内在联系的观点看待心理,同时把运动,能量,特别是冲突视为心理生活的本质。主要通过两个治疗过程:理解患者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认知和情感模式(防御机制);理解患者在医患关系中再次体验到的其在儿童时期与某位重要人物的冲突性关系(移情)。最终实现解决重要冲突、完善人格结构、促进心理发展的目的。

支持性心理治疗:是一种短期、基础性的心理治疗模式。治疗师借助心理技术,培养患者健康的防御机制,提高其应对困难的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减轻痛苦,促进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发展。

主客观分析疗法:通过结合唯物辩证法、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将人的心理现象分为主观心理现象和客观心理现象,强调对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心理现象要了解,接纳并善用,对主观心理现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际心理治疗:强调症状与当下人际背景的关联性,把治疗的焦点放在患者人际功能的1-2个问题领域,目标是促使患者对当前社会角色的掌控和人际情境的适应,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社会功能的目的。

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以后现代主义哲学为基础构建的心理治疗,包括叙事治疗、焦点解决治疗。

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治疗技术,是以系统观念来理解和干预家庭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目的是改变家庭内部失调的相互作用模式。

森田疗法:以传统文化、道家学说为基础创建的、专门针对神经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电针疗法:电针法是电针治疗仪基于传统中医理论,用电针给予人体穴位刺激,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电针结合了针灸和微电的治疗,其机理是电刺激脉冲可以破坏膜极化状态,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通过电极微弱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模拟针灸刺激的效果。根据中医证候分型的基础,配合电针治疗,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可以连续进行一周治疗。

敷贴疗法:人体表面分布有几百个穴位,通过经络与体内的脏腑相通,选择中药敷贴相应穴位,可以调整内在脏腑功能状态,扶正祛邪,协调阴阳,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耳穴疗法:将中药成分按压于相应穴位,如神门区、心区、肝、胆、脾、胃、肾等。每日按摩数次,有酸胀感即可。达到补养心脾,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

更多

科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