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慢性重大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通过论证

资料来源:      发布者:     浏览量:

22

2025-01

2025-01-22

分享

 

121日,由太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申报建设的“慢性重大呼吸疾病十堰市重点实验室”专家论证会在该院举行。十堰市政府副市长罗耀华、副秘书长马兰起,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程孝荣出席,市太和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唐以军,副院长冷卫东陪同检查。论证会由马兰起主持。

  罗耀华带领专家组成员实地考察了位于太和医院科教大楼的慢性重大呼吸疾病实验室场所条件、硬件设备、单元结构等。随后的汇报会上,太和医院慢性重大呼吸疾病实验室负责人王梅芳从实验室定位和研究方向、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研究队伍和人才培养、实验条件和研究环境、开放和交流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专家组围绕实验室的名称确定、研究方向、场地规划、行业影响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做了充分质询和论证。

专家组现场宣读了论证意见,一致认为太和医院慢性重大呼吸疾病实验室定位清晰,人员组成、研究方向合理,目标任务明确,建设基础良好,同意通过论证。这是太和医院继肝癌调控机制与靶向治疗市重点实验室、肿瘤治疗抵抗和临床转化市重点实验室、口腔癌综合防治市重点实验室之后通过的第四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的认定。

唐以军表示,作为建设单位,太和医院深切感受到十堰市政府和科技局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医院将按照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落实改进,聚焦肺癌、肺纤维化、肺真菌三个方向,不断夯实研究基础,并逐步向省323攻坚行动中的慢阻肺方向深入;在此基础上要蓄势借力,持续不断引进高水平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气氛,加强与各大高校的合作,通过医工交叉融合推动医学创新,加快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完善;要建立内部考核汇报机制,定期主动向市领导及主管部门汇报,坚持临床问题导向的创新基础研究,加快科研研究结果转化为临床所用,展现新质生产力的力量,加快推进临床研究型医院建设。

罗耀华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各行各业都应当重视科研,同时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十堰的经济发展、人民的平安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十堰市委市政府始终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始终强调建立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开展创新技术对十堰市经济以及民生工作的重大意义。慢性重大呼吸疾病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提升科研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是响应健康中国行动、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健康科普与教育的重要举措。他强调,太和医院为十堰市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做出了巨大贡献,医院创建市重点实验室只是起点,希望太和医院联合十堰市六家三甲医院协同创新,共同打造本地区医学研究中心,并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瞄准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不断推进实验室的建设。罗耀华表示,市委市政府也将不断加大对骨干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以推动更多、更好的实验室建设落地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

近年来,太和医院聚焦“临床科研型医院”建设目标,以疾病预防和治疗为科研导向,以慢性病、多发病、罕见病为基础,加大科研投入、建强科研平台、壮大科研队伍,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应用。2024年,全院发表科研论文608篇,其中在 SCI(《科学引文索引》)发表论文178篇,1区文章15篇,2区文章52篇。申报专利69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荣获省级科技奖励2项。相继获批湖北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省肝癌精准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省中枢神经修复与功能重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研平台;医院顺应医学发展方向,培育‌新的科研增长点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干细胞与衰老、肝癌精准诊疗、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制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医院还通过多种形式,与华中农业大学董志强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张珞颖教授等国内顶尖级医学科研人才,以及美国哈佛医学院喻晓、英国卡迪夫大学杨欣等国际专家教授联合开展“博士沙龙”“脑科学论坛”等活动,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科研人才。(王玮)

 

 

 

版权所有:十堰市太和医院    鄂ICP备0501293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293号

管理员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