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走痛魔的守护神

资料来源:      发布者:     浏览量:

12

2011-08

2011-08-12

分享

因为有了他们,主刀医生得以更加从容;因为有了他们,受术者的生命有了更多保障。然而,很多人却对他们的工作存在误解,认为他们是一台手术中最清闲的人,只要给人打一针,达到麻醉效果就没事了。可实际上,他们在术前、术中、术后要做的事情远非如此。下面,让我们通过本文主人公——太和医院麻醉科主任秦成名,对麻醉医生有一个全新认识。

■记者 赵静娴

工作开始于手术前

不了解麻醉医生工作的人,总觉得他们是在做手术时才介入患者的治疗。可实际上,他们早在手术前就已经和患者有所交流了。

对于麻醉医生,为能制订出一套合理而可行的麻醉方案,他们必须要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于拟行全麻者,需要评估循环、呼吸情况,插管条件,牙齿情况等。如行椎管内麻醉,还需询问和检查脊柱有无病变。

开始做手术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手术方式,准备好麻醉所必须的或可能需要的特殊器械和材料等,如动脉穿刺针、动脉传感器、中心静脉穿刺包或自体血回收机器等。病情危重者,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和急救设备。

手术中,麻醉医生的任务除保证病人无痛和舒适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手术期间和麻醉恢复期对由多种因素(麻醉、手术、原发疾病等)引起的重要生命功能的变化进行监测、诊断和治疗,以保证围术期病人的安全。工作中要做到“三勤”:眼勤——勤看病人,勤看监护,勤看术野,掌握患者变化和手术进程,做到心中有数。手勤——多动手查看连接及所给的药物,防范差错和意外。脑勤——多思考,及时或提前处理病情变化。

手术结束,将患者送回病房,还要确认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而以上这些都是麻醉医生比较常规的工作,遇到突发情况,他们要做的工作会更多,需要处理的情况会更复杂。

普普通通的一个上午

紧张的早晨

5月25日上午10时,我按照与秦主任约好的时间来到麻醉科。换好鞋套,走进长长的走廊,前方离办公区很远的地方就是中心手术室,里面共有20间开放层流手术间。身旁偶尔有穿着绿色手术衣的麻醉医生匆匆走过,此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早已在手术室里忙碌了。秦主任介绍,每天早上7∶30,他及同事们就已来到科室。他将早已翻看多遍的手术安排本再认真看一看,麻醉方案一一确认,麻醉医生安排到位。所以,从一来上班,他就习惯性地加快了脚步。

简单的午餐

秦主任很健谈,不知不觉间,我们就聊到了中午。

秦主任一看时间,笑着说:“中午就餐时间到了,不好意思,请记者同志在我们这里吃顿便餐吧!”

接着,秦主任在前,我在后,一起来到餐饮间。路过就餐室,我往里面瞅了一眼,只见很多刚刚打完菜的手术、麻醉医生找到位置就赶紧坐下来吃饭,彼此之间少有闲聊。等我打完菜,再往刚才的房间里一瞧,天呀,人已少了大半。秦主任说:“我们这里就是这样,中午基本上都是在医院简单而快速地吃一顿。如果工作太忙,顾不上吃饭的大有人在。”

他们将精彩留给了患者

“麻醉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秦主任用“技术”与“艺术”两个词,为其工作做了注解。

想听秦主任再多介绍一下他们的故事,他笑笑说:“事情一到我们嘴里,三言两语就完了,再精彩的事情也变得索然无味了!”

手术有大小,麻醉无大小。故事讲起来虽然几句话就完了,可实际上麻醉医生让你“睡觉”的背后,凝聚着现代医学科技的高含金量。

麻醉医生需要有广博的知识才能胜任,他们应是心血管专家、呼吸内科专家、药学专家,还要是解剖学专家,并要有良好的操作技能。除了这些,还要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及沟通能力。

秦主任告诉我,在太和医院接受麻醉的患者,主要包括疑难危重患者、高龄患者、婴幼儿患者。说起婴幼儿患者,秦主任提到了曾经引起很大轰动,并被央视《走近科学》报道过的“筷子男孩”。

2010年5月21日上午,房县窑淮乡一名1岁零8个月的男童军军(化名)吃饭时不慎摔倒,木筷穿过嘴巴斜插入小脑15厘米。3个小时后,军军被送往太和医院抢救。

医院以秦主任为主的麻醉科专家和神经外科专家,在对军军做了全面检查后,分别制订了3套麻醉方案和2套手术方案。因为孩子的受伤部位比较特殊,最后经再三权衡,决定采用全麻的方式直接从口腔中取出筷子。

而如何将气管导管插入,是麻醉中最难的一步。因为孩子口中插着筷子影响视线,同时又不能移动颈部以免加重脊髓损伤,经过比较,秦主任果断选择了清醒盲探气管插管的方式。

气管导管的一头轻轻由孩子喉部插入,秦主任凝神屏气,在管子的另一头仔细地听呼吸音。随着导管一点点插入,通过气流的细微变化,秦主任准确找到声门,再慢慢将导管往里送,顺利建立通畅呼吸道。最终,专家们用时3个小


版权所有:十堰市太和医院    鄂ICP备0501293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293号

管理员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