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系列A)

资料来源:      发布者:     浏览量:

05

2022-05

2022-05-05

分享

 

 

太和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收集整理推出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A、B、C...系列,帮助我们了解经常出现在身边的心理学小知识。

一、阿Q精神(酸萄萄效应)

当一个人自身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的时候,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用来消除紧张、减轻压力、解除内心不安,让自己从不满、不安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解脱,达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现象。

经典案例:阿Q被人打得不轻,又不敢还手,于是在心里说“总算被X子打了!”开心地抹去嘴角的血丝,头发飘逸着走了。

二、习得性无助(屡次碰壁后放弃)

一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经典案例:我们小时候总是有很多理想,可每当我们将理想告诉爸妈时,妈妈总是说“你看你自己...是那块料吗,或者她说“小屁孩...你这不现实;...”,有时,我们是不是挨过爸爸的揍,后来…的后来…我们就很少提自己的想法了...

三、所愿即所得(皮格马利翁效应)

也有人称之为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说我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我们期望什么,我们就会得到什么,很多当下所得其实是我们过去的“未来期待”产生的结果。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对期望的心理暗示,可以促使我们的认知和行为发生同向改变,进而使期望得以实现。

经典案例:初中期间,玛丽班里同学平均身高都很高,老师敏锐地发现玛丽对自己的身高不是很自信,后来老师、爸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常对她说:“玛丽,你长得可真又苗条又高,真为你开心!,哎呀,成绩也在进步呢。”,后来,玛丽自信心大增。渐渐地,玛丽真的越来越自信初中高中成绩稳步提升,现在又漂亮身材又好的玛丽已经开始大学生活啦。

四、阿伦森效应(失去赞扬就灰心,得到赞扬就开心)

随着奖励减少而导致态度逐渐消极,随着奖励增加而导致态度逐渐积极的心理学现象。主要指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而不喜欢那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经典案例:小区不远处有个废旧飞机壳子,中午放学后孩子们都喜欢到飞机壳子里玩耍,噪音扰人,各种劝阻都无济于事,孩子们愈加闹的欢腾。这天隔壁大爷说,谁闹的声音最大,就奖励谁一把玩具枪或者布娃娃,果然第一天获胜者成功拿到布娃娃,第二天获胜者成功拿到玩具枪。第三天,隔壁大爷把礼物改成了一个纸皮红包,孩子们没多大兴趣,敷衍的闹了闹,优胜者拿走了纸皮红包。第四天、第五天,隔壁大爷把礼物改成了一小袋瓜子,孩子们不愿意了,纷纷说“不玩了,不玩了,没意思,要回家写作业去”。隔壁大爷巧妙的通过心理弱化效应,竟然把困扰小区的“孩子闹腾噪音”解决了。

五.南风效应(温暖待人)

或称温暖法则,指在人际交往中,“冰冷”的沟通方式则会让人反感,温和的沟通方式可以让人觉得心理舒适。也就是说,人际沟通应中讲究方法,要注重尊重和关心,温和相处。

经典案例:张三希望李四帮忙做件事情,如果张三好好地和李四说话,夸奖一下李四,李四通常会愉快答应帮助张三的要求,而张三用使唤的口气可能李四不一定愿意,此法则在与陌生人、甚至夫妻、孩子等家庭成员之间相处也适用。

                                      (心理卫生中心艾春启)

版权所有:十堰市太和医院    鄂ICP备0501293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30202000293号

管理员入口

;